当前位置

首页 > 周记字数 > 周记350字 > 【精品】清明节周记范文汇编八篇

【精品】清明节周记范文汇编八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93K 次

一周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大家在这一周里收获不少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周记了。周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周记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清明节周记范文汇编八篇
清明节周记 篇1

昨天是清明节丘老师让我们多走走、多看看,我来到了薛家湾的大姨家,但因为天气不好,哪都没去成。

今天一早起来,看见天气晴朗,我们决定去南山公园踏青,公园里的桃树上开满了一朵朵粉红色的桃花,非常好看,松树变得青翠了,远远望去地上一片灰黄色,走过去低下头仔细看其实小草已经探出了小脑袋,呈现出点点绿色,到处是春天的气息。

清明节周记 篇2

今日,我们四年级级部和一些一年级的小学生们一起去威海市烈士陵园去扫墓。

我们每位同学手里都拿着一朵花,心情很激动,表情很严肃,因为这是去扫墓,不是去旅游。到了烈士陵园,老师指挥全体同学站好,每个班级都将自己的队旗竖在班级前面,学校的校旗插在最前边,许多老师都来了,等全部人都到齐了之后,刘利波老师才讲话。

来到烈士陵园之后,首先我们四年级同学给一年级的同学戴上红领巾,并让他们在烈士墓前宣誓了。之后我们全体同学都低头默哀1分钟。在这时,我想到了许多烈士为了创造我们现在的和平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接着,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瞻仰为我们创造和平年代而壮烈牺牲的壮士,而且把自己手中拿到花献给一位壮士。这些壮士都是为了和平而牺牲,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如果,这些壮士能重新复活,那该多好!这些壮士能活过来,那么世界上的小偷就不会再有了。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我国传统习俗,但是我们要文明扫墓,不可随意去烧纸烧香,万一引发山林火灾,将会带来很大损失。我们应该倡导文明扫墓、网上祭祖等一系列文明的祭祖行为。

清明节周记 篇3

上一年的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起去梅州玩。梅州山清水秀,山上有很多茶树和柚子树。爷爷家的门后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茶树,还有许多柿子树、柚子树。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一样,真漂亮。到了春天,满山的茶花真漂亮!爷爷家门后的花园里还有许多菜,有白菜、菜心……河里养了许多小鱼,头上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金色的,美丽极了!还有一种草叫鱼草,鱼草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喂鱼。

梅州的景色真美!我们要把梅州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清明节周记 篇4


在清明节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上坟、包艾饺、玩一些游戏……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上坟

要上坟了,(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姐姐、弟弟、妹妹……)

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还一边大声叫:“耶!太好了!”

去上坟了我的姐姐与弟弟也一样高兴,可是这一次不是划船去的,而是开汽车去的。这时,我的心情又不是怎么开心了,因为乘船别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说说话,吃吃瓜子……可坐在车上,连一点味道都没有,我坐车还经常会头晕,后来,上了车,我觉得坐车也挺不错,可以听很多优美的歌曲,还可以吃一些好吃的东西……想想就到了一座大山,我们去祭奠太太爷爷,我们把一些美味家肴摆放在太太爷爷的坟墓前,然后,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后,就来放礼炮,震耳欲聋。

拜好了太太爷爷,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与前面一样祭奠)太爷爷与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包艾饺

我们一回家,就开始做起艾饺来,我们把艾草先整理好,然后,把艾草装进一个箩筐中,再去洗干净,把艾草烧熟,捞出放进糯米粉中,把糯米与艾草混合在一起,然后,开始包起艾饺来,在艾饺里面包满甜甜的芝麻。我可与别人做的不一样,我做了个“女人像”那个女人的“肚子”中,装满了芝麻。烧好后,咬一口,汁水从中间喷了出来,我大声叫道:“哇!真好吃呀!”

清明节周记 篇5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厦门薄饼和寒食节有关

厦门薄饼又称春卷,全国各地的春卷做法都大同小异,但仅有闽南地区的传统春卷不经过油炸的。

民俗专家郭坤聪告 诉记者,这和古时候的寒食节有关系。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日本等国,至今仍 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因此厦门人在清明节吃“寒食”(薄饼)。到了唐朝,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寒食禁火习俗逐渐消失。而厦门的这一道传统小吃至 今还保留了这一古老的习俗,这也是全国少见的。

薄饼做法极其考究

在厦门,多数人都吃过薄饼,知道薄饼皮薄而柔韧,吃起来软绵醇香。记者特意请教了民俗专家范寿春,据他介绍,薄饼的做法极其考究,也很繁琐,它 必须在立春前后,各种新鲜时令蔬菜上市后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笋、豌豆、豆芽、粉丝、豆干、鱼、虾仁、肉丁、海蛎、红萝卜等 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调入适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锅里要经常保持一定的汤汁和热度,吃时才有风味。

范寿春说,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相关典故

关于薄饼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宋代同安的理学名宦蔡复一在外省署理总督时勤于政务,常废寝忘食,他有一个非常贤惠而又能干的妻子,看着丈夫平时读书辛苦茶饭不思没有胃口,饭菜总是热了再热,很是着急,于是她用麦子磨成粉制成皮,再把各样蔬菜各夹一些包在一起卷起来,让丈夫可以右手执笔,左手取食,十分方便,这也就是薄饼的原形了。

清明节周记 篇6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大家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大家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节时,大家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大家流传了下来。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节周记 篇7

今天是清明节,所以放假了一天,我们准备组织去果园看看,各种树的花,了解春天的生机勃勃。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跟扫墓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跟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月4日至4月6日之间,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今年的清明节,我们要去踏青,寻找春天。

到了下午,我们集合之后,便开始上了路了。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看见了许多用粉笔画的圆圈,里面好像写着什么字,上面还盖着纸烧完的灰。我不明白那是什么,便问妈妈:“妈妈,你看地上用粉笔画的圆圈是什么意思?”“这是那些远离家乡的人无法回家上坟,所以在这里烧些纸钱,祭奠跟怀念自己已故的亲人,希望他们在冥界过的更好一些。”妈妈回答道。

我们在路上悠闲的骑着自行车,时而快,时而慢,时而说,时而笑……不知不觉,就到了果园。

走进果园,先看见了苹果树、桃树、杏树、杏梨树等几种果树,其中杏树开的最好了,一朵朵洁白的小花,那么圣洁。只要轻轻摇一摇树枝,那白色的花就像雪一样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

走到前面,在往果园深处走,你可以看见一从绿油油的小苗,仔细观察会发现在绿叶的掩护下,有许多小白花藏在哪里,有的还是花骨朵呢。

等享受完美景后,我们开始返回了,在返回的途中有看见了玉兰花、迎春花跟梅花,他们依依不舍的在跟我们打着招呼,争先恐后的再跳入我的眼帘,想让我欣赏他们的美丽,感受它们的魅力,分享它们的快乐。

我们今天走进了春天,看到了漂亮的花,欣赏了美丽的景,感受到了春的勃勃生机。春天,充满了能量,孕育着希望。此时,果园花朵争艳;秋天,果园瓜果飘香,美丽的果园将会是硕果累累,一片丰收的景象!我期待着。秋天,我一定要再去果园,收获果子……

清明节周记 篇8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扫墓,从中我发现外婆他们扫墓的风俗和方法和我们这里截然不同。

外公他们一到那就先把墓周围的野草除尽,再把新的泥土翻到去年的土堆上。然后拿出蜡烛,开始祭拜祖宗。再把鱼、肉、菜放在木板上,等到时间差不多了之后,就把那些饭菜给倒掉了,真奇怪!这件事做完后,就到了重要的时刻了,把鞭炮点燃来庆贺。现在让我们来和这边的习俗比较一下吧!我们这儿干得大部分事情和外婆她们哪儿差不多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等我们祭拜完祖宗后,直接把饭菜那些东西吃完了。还有一件事是我们不放鞭炮,因为我们觉得这是很庄重的,要严肃、清净。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去破坏它们的风俗规律,这样才能让祭奠活动更加文明、节俭。节日也可以过得美好。

赞助商

赞助商